重实践 讲成果 看重庆高新区如何打造教育创新发展先行区 热闻
共建“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”签约仪式
近日,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与重庆高新区共建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”签约仪式在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举行,标志着重庆高新区成为全国第四批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,为西部(重庆)科学城再添一个国家级“金字招牌”。
【资料图】
课程改革,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。一个如此“年轻”的新生区凭啥走出难点,还荣获了“国”字号招牌+1的成绩呢?一场与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面对面的座谈会,揭开重庆高新区课程改革的神秘“面纱”。
领导和专家齐聚高新区论证“五学课堂”
5月26日上午,2023第四届“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”活动火热开展。来自全国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齐聚重庆高新区,聚焦教育改革成果,共探课改之法与教改之路。
把牢课改“方向盘”理论强基 筑牢“五五策略”思想阵地
前进的脚步因谋划而坚定,思想阵地因理论而强基。高新教育人深知要把牢课改“方向盘”,就要以“五五策略”筑牢根基。
通过画好“高点定位、高位谋划、高端嫁接、高效推动、高质量发展”的“五高”路线图,弹好“校长—主心骨、教师—主力军、课程—主载体、课堂—主阵地、学生—主人翁”的“五主”合奏曲,让“五智”引领实施教育“十百千万”工程(即着力打造10所智慧学校、选拔10名智慧校长、培育100名智慧名师、构建1000堂智慧优课、培育10000名智慧之星),坚持以“学前普惠行动、小学攻坚行动、初中振兴行动、高中登峰行动、职教双元融通行动”的五大行动为驱动,“加强党的全面领导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、深化教育管理改革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、深化人才培养变革”的五项改革为杠杆,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,全力打响高新教育质量提升攻坚战。
“五学课堂”系列研讨活动
打开发展“新通道”五学课堂 开辟课程改革评价园地
门,意味着正确的道路、科学的方法、光明的前景。重庆高新区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上,就找到了这样的发展之门——五学课堂(即情境创学、问题引学、活动互学、评价优学、数字助学)。
教研员在各个学科推进“五学课堂”
“情境创学”之门联通知识与世界。课堂上,通过生活情境激活学习思维,任务情境揭示学习路径,连续情境推进学习进程,复杂情境挑战学习能力,真实情境考察学习素养。
“问题引学”之门联通现象与本质。课堂上,通过学情分析找到起点问题,通过教材解读设计核心问题,通过活动开展突出关键问题,通过教学指导提出辅助问题,通过教学评价反思目标问题。
“活动互学”之门联通实践与经验。课堂上,自主活动关注学习重点,小组活动突破学习难点,集体活动展现学习焦点,实践活动弥补学习盲点,综合活动创生学习热点。
劳动教育进行五看五度评价
“评价优学”之门联通教学与学习。一场场课堂研究,让教师形成了一些共识:即时性评价维持学习动力,延时性评价激发学习潜力,过程性评价导航学习进阶,诊断性评价清晰学习效果,表现性评价外化学习素养。
“数字助学”之门联通公平与均衡。全区开展了数字评价的尝试,多终端构建学习网络,多媒介打造学习空间,多平台推送学习资源,多模态呈现学习成果,多维度进行学习画像。
在新时代征程上,“情境创学、问题引学、活动互学、评价优学、数字助学”的“五学”课堂,带领高新教育人走向课程改革的更深处。
教师们用“五看五度”评价标准评价课例
打赢教改“攻坚战”多措并举建设课程改革示范高地
搞好教育改革,是一场“马拉松”。在奋进中发展,于变革中前行。“五学”课堂只是全区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举措。要打赢教育改革攻坚战,高新区需要多措并举、久久为功,着力建设课程改革示范高地,从多维度织牢教育改革“保障网”。
教师实地录制创设真实情境
“协同机制”激发综合素养“原动力”。重庆高新区构建科技创新教育常态化机制、科创教育的协同发展机制、科技创新激励机制,把中小学生的科技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范围,鼓励引导学校、校长、教师和学生大胆实践、大胆改革、大胆创新。
“深研教学”增强教师队伍“战斗力”。重庆高新区配足小学、初中和高中学段科学、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,聘请高校专家、科研院所专家、企业工程师等校外科技人员,提升科技创新教师队伍专业水平,打造了一支学术型、专家型、创新型科创教师队伍。
“数字助学”放飞教学实践“想象力”。重庆高新区加强学校科创配套设施设备建设,实施校园光纤改造、多媒体配备、创客实验室建设、理化生实验室维护等建设,打造科学实验室、科技教育体验馆、趣味航模实践室等智能创新活动场所。
重庆2023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论坛
一个个理论筑牢思想阵地,一次次评教优学开辟改革园地,一项项措施落实到位,一件件事情扎实办好,重庆高新区跟紧“五五策略”的方向标,把牢课改“方向盘”,把教育改革办到了百姓的心坎上,打响新智慧教育质量提升攻坚战。
关键词: